小红书:从流量生意到人群生意的转型策略

在小红书平台上,成功的关键不再仅仅是流量,而是人群经营。人群经营能够带来真正的生意结果,而流量经营只是数据上的提升。平台的公域流量始终掌握在平台手中,而生意结果是品牌能够直接收获的实际转化。在如今的存量时代,品牌需要深刻理解并运用“人群流转”这一概念,才能在小红书中实现可持续的生意增长。

1. 人群生意 vs 流量生意

小红书是一个以人群为核心的商业平台,真正的生意结果来自于人群的有效经营和流转。如果品牌仍然把小红书当作一个单纯的流量平台来使用,便会陷入流量短期波动带来的困境,难以实现长期的商业价值。人群流转是实现品牌生意增长的关键,它帮助品牌从曝光、种草到购买、复购等环节中推动消费者的转化,最终获得可持续的商业回报。

2. 5A人群模型:小红书的用户路径

“5A模型”是菲利普·科特勒在《营销革命4.0》中提出的概念,描述了消费者与品牌关系的五个阶段:Aware(了解)Appeal(吸引)Ask(问询)Act(行动)Advocate(拥护)。这一模型能够帮助品牌明确用户在购买决策过程中经历的每个环节。

相比之下,小红书的AIPS模型(A:认知、I:种草、P:购买、S:分享)更注重与社区互动和内容传播的结合,尤其是在种草和分享阶段,具有更强的社区驱动力。但在实践中,许多品牌仍然依赖5A模型,因为它对用户决策路径的描绘更加直观且完整,适应了消费者更理性、更审慎的购买行为。

3. 人群流转:从曝光到转化的关键

当品牌的基础曝光量不足时,不能急于追求销量的提升,反而应当优化曝光成本,提高品牌曝光的效率。在这一阶段,通过精准的内容营销和社交互动来增强品牌的认知度,增加用户的兴趣和需求。而当品牌在小红书上已经有了一定的曝光量,并且用户开始回搜(通过搜索功能主动了解品牌),此时品牌需要专注于通过笔记引导、关键词优化等手段提升用户对品牌的进一步了解,推动从种草到购买的转化。

在人群流转的后期,品牌可以通过“商销笔记”和“买手分销”等策略,做好最后的转化收割,促使用户完成购买并带来长期复购。总之,品牌需要围绕人群流转的每个环节,优化不同阶段的策略,才能从曝光到转化获得持续的商业成果。

4. 例外情况:平替打法与以牌带品打法

在某些情况下,品牌可以采取平替打法以牌带品打法进行“种收一体”的快速转化。

  • 平替打法:品牌通过较低价格直接吸引价格敏感型消费者,直接触及A3-A4阶段的人群,从而快速实现销售转化。

  • 以牌带品打法:当品牌积累了足够的人群资产时,新品可以借助品牌的影响力直接触及A3-A4阶段的忠实用户,通过品牌积累带动新品的快速销售。

小红书从流量生意转向人群生意,品牌需重视人群流转,通过5A或AIPS模型优化曝光、种草、购买和转化。精准经营人群,优化曝光成本和回搜增长,做好转化收割,才能实现长期生意增长和可持续收益。

Tweet
通过精细化的人群经营与流转策略,品牌不仅能在小红书上获得流量,更能将流量转化为真实的生意结果。

无论是哪种打法,都需要在基础曝光、回搜增长和转化收割等环节上做好精准的策略执行,确保人群流转的顺畅进行,最终实现品牌的生意目标。